自直播吧4月10日消息,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一篇文章中,对于部分CBA球队与小外援沟通归化事宜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目前已有部分CBA球队开始与队伍中的“小外援”及其经纪人进行了实质性的交流和沟通。然而,由于归化政策尚未正式公布,各球队对外所展现的态度显得相当模糊。
某CBA俱乐部的管理层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他们将根据本赛季结束后的战绩、名次和结果,来决定是否向上级部门沟通,并共同商讨下赛季是否实施归化球员的计划。他们强调,球队的决策必须等待篮协的政策落地,哪怕只是一份倡议性或鼓励性的文件,他们也需要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沟通汇报。
一位CBA外援经纪人透露给中国新闻周刊,在外援的选择上,年龄、能力、意愿以及进步空间等因素都是俱乐部管理层需要慎重考虑的。而且,根据现行的制度,各队引进归化球员必须遵循各俱乐部所在省市出台的外籍人才引进的相关规定。然而,实际情况是各省市的规定和条件并不完全一致,这使得归化球员的引进工作进度难以预测。
“不仅仅是俱乐部管理层在决策时十分谨慎,我们作为外援经纪人也同样小心翼翼。”这位经纪人如此说道,“如果我们过于积极地推动某些事情,就可能会变相地提高外援的身价。”这无疑增加了整个归化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因此,目前CBA各队对于归化球员的引入持谨慎态度,既需要等待政策明确,又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无疑归化球员的引入将是CBA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