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公布的CBA常规赛+季后赛罚款榜中,这一消息如风暴般震撼着外界的视听。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山西队竟以高达39万的罚款总额反超了新疆队,登顶罚款榜首。新疆队以34万紧随其后,广东队也以32万位列其中。南京和四川两队各以10万的罚款额位列其后,而辽宁和上海的罚款额为7万,江苏为6万,广厦和深圳则以4万位列其中,北京队以3万排在榜单的末端,而广州队则以2万的罚款额位列最后。
这哪是篮球联赛,简直变成了一场“罚款狂欢节”。这一现象似乎还在持续发酵中,没有丝毫减缓的迹象。部分球员在球场上似乎忘记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情绪化地打球。一点小小的摩擦就能让他们炸毛,推人、骂街、摔毛巾等行为层出不穷,仿佛他们是为了吃罚单而打球。
教练组的表现更是令人失望。主场作战时,他们仿佛拥有免死金牌一般,对裁判发泄着负面情绪,这是对赛场纪律的严重破坏。而俱乐部的管理层们似乎在装聋作哑。罚单如山一般堆积,但他们仍然不整顿纪律,似乎觉得罚款不是他们自己的钱,因此并不心疼。
主场观众的行为更是令人担忧。扔水杯、说脏话等行为几乎成为了保留节目。而安保人员似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俱乐部的管理层们更是和稀泥高手,每次被罚后只是发个“深刻检讨”,但问题依旧照旧。联赛公司的处罚措施也让人诟病。罚单开得虽勤快,但真正的严厉处罚却凤毛麟角,似乎罚款只是一种给媒体看的“面子工程”。
在这样一个联赛生态下,山西队虽然被罚了39万但仍屡教不改。新疆、广东等传统强队也频频上榜。这反映出整个联赛生态的病态。球员们觉得犯规成本低,俱乐部觉得罚款能摆平问题,而赛区则觉得闹事能带来流量。这样的循环下去,CBA的未来堪忧。或许,我们应该学习NBA的经验,对闹事的球员禁赛,对闹事的赛区采取空场的措施,让违规者真正感到肉疼。
当前,CBA的四分之一决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山西队以2比0大比分领先广东队,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北京与北控的同城德比战打成了1:1平,广厦与青岛也是平分秋色。辽宁队以2比0大比分领先新疆队,似乎有较大机会与山西队在总决赛中相遇,成为本赛季的冠军热门队伍。对此形势,球迷和篮球爱好者们议论纷纷,充满期待。他们希望在未来的比赛中看到更规范、更精彩的比赛表现,而不是现在这种被罚款和不良风气笼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