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篇稿子本应昨日就完成,但因球队失利,我心情沉痛,难以提笔。当晚的比赛,我夜半醒来,目睹了最后的决战时刻,那之后的两个钟头,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真是自责至极。
那场比赛,博洛尼亚以逸待劳迎战国际米兰。比赛中,他们展现出更大的优势,共计12次射门,3次射正,创造了3次绝佳机会。若非他们前锋的把握机会能力稍显不足,以及帕瓦尔的关键封堵,国米或许早已失球。最后的绝杀球看似源于比塞克的头球解围失误,变成了助攻,迪马尔科的防守也存在一定问题,但其中也掺杂了运气的成分。因此,将丢球的责任完全归咎于某一个人,似乎并不公平。
本赛季国际米兰的比赛可谓艰难重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球队中场被对手针对。在与博洛尼亚的比赛中,这一点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国米中场在与对手的抢夺球权、对抗缠斗中投入了大量精力。而博洛尼亚本身就是一个以身体对抗为主的球队,加上主裁判的判罚较为宽松,使得比赛中人仰马翻的场景屡见不鲜。
从球员身体条件来看,博洛尼亚的中前场球员身材魁梧,而国际米兰这边则相对瘦小。这样的身体条件对比,使得国米在身体对抗上处于下风。三名中场球员在共计27次身体对抗中,只赢得了其中的12次,成功率不足半数。国米的进攻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皮球很难传到前场。而博洛尼亚深知这一点,比赛中十分注重对国米中场的绞杀,使得比赛变得支离破碎,国米很难打出流畅的进攻。
输掉比赛后,国米的积分优势被那不勒斯抹平,只能依靠净胜球和进球数暂居榜首。如若赛季结束时两队平分,还需通过一场附加赛来决定冠军归属。虽然国米拥有主场优势,但这场附加赛可能会安排在欧冠决赛前的周中进行。若国米真的打进欧冠决赛并与那不勒斯平分,那这一场附加赛将使国米体能处于绝对劣势。接下来,国米能做的就是保持不丢分的基础上,期待那不勒斯的失误,重新夺回积分领先优势。
这场比赛让部分球迷情绪激动,对管理层的引援、主教练的战术选择以及个别球员的表现进行了无差别的批评。但细思量后我们应明白:马洛塔作为俱乐部管理人员并非最终决策者;引援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也不能否认其价值;小因扎吉在多线作战中的取舍有其策略考量;比塞克等年轻球员的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培养和包容他们的错误。
事实上本赛季国际米兰能保持三线争冠的态势已实属不易即便最终四大皆空其表现依然值得肯定与赞扬球迷们应当理性看待球队的得失并继续给予支持与鼓励毕竟真正的球迷是无论冠军与否都会一直陪伴着国米共度风雨的。